本報訊 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3日表示,商務部將在各環節出臺措施,合力規范食品安全生產經營。
據悉,去年商務部、財政部在上海等10個大中城市,100多家生豬屠宰企業、100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開展了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,在近期發生的肉品質量安全事件中,南京、成都、無錫等地通過追溯體系,實現了對問題生豬的快速溯源。
對此,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表示,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,來打造從生產到流通到消費者之間的信息鏈條和責任追究鏈條,也就是能夠知道從哪里來的到哪里去了。
今年,商務部又擴大了天津等10個試點城市,爭取到“十二五”末,將追溯體系基本覆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。在抓源頭的基礎上,商務部也緊抓食品的銷售環節,推進誠信體系建設:部領導專門成立了一個誠信體系建設領導小組,而且也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,比如說百城萬店無假貨、誠信興商宣傳月、誠信經營示范創建的活動,目的還是造成一種聲勢,培育這種企業誠信經營的意識。
除了食品源頭安全、商家誠信以外,流通環節同樣不可忽視。
對此,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說,舉個例子,搞肉的流通必須有冷鏈系統,要有冷庫、冷藏車、冷柜,如果沒有這三樣東西,你的肉放不了幾天。
為此,商務部實施了“早餐示范工程”、“農超對接”、“放心肉工程”等重點工程。此外,如果消費者在購買食品的時候,遇到了質量問題,可以直接撥舉報打投訴熱線12312。目前商務部在191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84個縣進行了商務領域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試點,接受社會監督。